律师随笔
死刑改判在最高法院20
作者:孙中伟 律师 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死刑改判在最高法院20
——“准精神病人”的死刑适用问题
都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及公司白领的精神上成为亚健康,但其严重程序又尚未达到司法精神病学上精神病人的标准,我们称其为准“精神病人”, 准“精神病人”的犯罪在逐年增多,应当引起法律人及社会公众的重视。
一位局长白天在办公室将其副手杀害,我始终无法找到其杀害副局长的合理犯罪动机,这也是死刑改判律师辩护的突破口……
一、 案情再现
王海栋,58岁,一位在某海滨城市气象局做了10多年局长的官员,在即将卸任之际,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办公室里杀害了本局的副局长。
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如此疯狂、不理智的行为?备受争议的他,精神是否正常?一、二审均被判处死刑的他为何能在最后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中获得生路?
网络上网民们对帮助局长成功死刑改判的辩护律师是铺天盖地的谩骂,为什么法治建设这么多年后的国民们依然还将为“坏人”辩护的律师也视为坏人?这是因为法治建设这么多年后国民们的法律意识仍然薄弱?还是因为封建传统落后观念在国民们心中的根深蒂固?
其实,不管是权倾一时的局长市长还是富可敌国的经理总裁,一旦当他们沦为可能的或已经被判处死刑的死囚时,其实他们都是弱者,他们同样都很需要律师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辩护!
本人作为王海栋的死刑复核律师,亲临看守所会见了王海栋本人,向你讲述他为何要杀害副局长?他为何又能起死回生?
死者躺在办公桌的内侧,头部有明显的凹陷,两手手腕也有明显的被割痕迹,鲜血流了一地,死者所穿的白色衬衣已被染成了红色。不远处的一张座椅上,放着死者的黑色西服。经法医鉴定,“死者张爱国系生前被钝器多次作用于头面部及被锐器作用于双侧手腕部致颅脑损伤并出血性休克死亡。”
死者叫张爱国,不久之前在另一个县任职,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刚调到王海栋担任局长的气象局任副局长。而杀害张爱国的凶手就是他的顶头上司——气象局局长王海栋。王海栋年近58岁,瘦小的个子,当过县委办主任。两人之间平日关系不错,工作上相互配合,也多有默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身为正局长的王海栋执意杀害自己手下的副局长?是来自于广大媒体所报道的官场上的倾轧?是因为二人已经积怨很深?是在工作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其中另有他人难以知道的隐情?
临危受命 接收委托
2009年10月25日早上,星期日,北京王府井步行街。
虽然是休息日,但因为事先有电话约定,早上9点钟我准时来到律师事务所时,被告人王海栋的哥哥王海梁和另外一位近亲属已经带着一大堆行李包赶到律师事务所门口等我了。
在前几天我正在北京九华山庄参加中欧合作项目“中国死刑改革研究”总结报告会时,我接到了王海梁的咨询电话,他说他要亲自来北京委托我作为他弟弟王海栋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律师。
刚见到我时,陪同王海梁一起来的他的一位侄儿就说,他看我的面相就觉得我与王海栋很有缘的,从面相看我是王海栋的贵人,我一定能救他。他们南方的商人是很信面相的,很多时间选择生意伙伴都要看对方的面相。我本人是不太信这个的,但也许是借他吉言吧,最后还真做成,死刑改判成功了!
王海梁,1945年12月生,64岁。我刚坐下来,他就从他的包里的一摞材料里翻出一张报纸,那是2007年死刑复核权刚刚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时,当年3月18日的《法制日报·周末》对我的一篇名为《一个律师亲历的死刑复核程序》的专访文章,文章的内容已经被这位64岁的老人用圆珠笔在上面圈点得密密麻麻,可以看出他已经看了无数遍。蓦地,我的心中涌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他对我说自从2007年1月4日他的弟弟王海栋出事,他就在考虑如果案件最后二审被判处死刑,他一定要想尽办法请我在死刑复核程序中为他辩护。
为了能省钱,王海梁舍不得坐飞机及火车卧铺,从JZ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来到北京,并且在火车上为了省钱,自己带了水和馒头。早上火车很早到北京站后顾不上休息就直接来到我的律师事务所见我。
作为律师,最需要和最害怕的就是当事人的信任!而面前这位64岁的老人对我如此之信任,让我实在感到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沉重和压力。
面对这位怀揣了近三年报道我的报纸、从几千里之外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来到北京见我的60多岁的被告人亲属,当他请我承接这起案件时,虽然我深感案件难度之大,但真的找不出拒绝他的理由!当事人的无限信任永远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智慧的源泉!
接受委托后,作为一名专业死刑辩护律师,我立即积极开始准备为王海栋寻找生路!
副局动了他的奶酪
2006年12月28日。
县委组织部到气象局对现在的领导班子进行考察,时值王海栋两届局长任期即将届满,按规定王海栋连任不得超过二届。同时根据我党“七上八下”的人事政策,时年58岁的王海栋必须退居二线,进行“改非”,也就是将改为任非领导职务。
就在考察结束后,正巧此时有人传出话来被王海栋听到,说副局长张爱国很快就要当正局长了,还说张爱国声称当上正局长后会比他做得更好等等。
总之,组织部来人走后,有关新任局长的猜测就迅速蔓延于全局大楼。有关张爱国正四处拉票、马上就要换办公室、升任正局长的风声,很快传到了仍然还是正局长的王海栋的耳朵里。
从检察院的起诉材料和两审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来看,当时的情景让王海栋的心里很是不舒服,“我这个局长还在任,他就要来抢我的位置了”。
2006年12月30日,张爱国将省气象局送来的电脑安装使用。有关其当了正局长后要把办公室装修得更加漂亮的传言,很自然地再度为王海栋所获知。
听到张爱国在组织尚未宣布也没公示的情况下,便扬言自己要当正局长,王海栋觉得这是在夺位。每每想到这里,都让身为正局长的王海栋如坐针毡。
“不能让他这么威风,要想个办法置他于死地”,这是当时王海栋一气之下产生的想法。
可是每每这样想时,他的思想斗争就很激烈,内心也很痛苦,但是他终于还是付诸行动了。
2006年12月31日——这一年阳历的最后一天下午,王海栋购买了准备用以作案的工具扳手钳一把,藏于其办公室抽屉内,他要伺机杀害在他看来正在抓紧夺他局长职位的副局长张爱国。
病情发作 惨杀副局
2007年1月4日,上午9时许。
王海栋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办公,突然看见当天值班的张爱国从其办公室前经过。恰逢当天办公室的人很少,这绝对是对其下手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王海栋赶紧取出一把裁纸刀及事先准备好的扳手钳藏于裤袋内,进入了张爱国的办公室。
当时张爱国正在看电脑,王海栋一边说话一边走近张爱国。此时的张爱国对于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还浑然不知,之前甚至连半点的预感都没有。
乘其不备,王海栋从身上拿出扳手钳就朝张爱国的头部一阵猛击,张爱国随即应声倒地,王海栋继续用扳手钳朝他的头部、面部猛砸,致其不能动弹。王海栋还怕张爱国未死,又取出那把裁纸刀,将张爱国的双手手腕血管割断。
当确定张爱国死亡后,王海栋在张爱国的办公桌上拿了一份报纸,包好扳手钳和裁纸刀,然后走出了张爱国的办公室,并随手关上了办公室的木门与铁门。
仍在同一楼层隔壁办公室打扑克的其他同事对刚才所发生的这一切事情竟然毫无察觉!
作案后的自首
王海栋从张爱国的办公室门出来后,就下到楼下骑上自己的摩托车回到家中。
途中,王海栋将用来包作案工具的报纸随手丢弃在路上。
回到自己的家后,王海栋将沾有血迹的作案工具扳手钳及裁纸刀用水清洗后,藏在家中二楼杂物房的工具箱内。
约10点钟的时候,王海栋拨通了妻子刘海英的电话:
“老婆,我杀人了,你快点回来……”
妻子王海英以为老公又是精神病犯了在说胡话,近段时间以来患了精神疾病的王海栋总是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胡话。
王海栋随后又给哥哥王海梁以及其他几位亲戚打了电话,称自己做错了事,杀害了副局长张爱国。
王海栋打完电话后就一直心神不安地在家里来回踱步,并产生轻生自杀的念头,好像只有响起的电话声才能让他心神不安的心境有些许的平静。
正准备自杀轻生的王海栋局长幸好被及时赶回家中的妻子发现并阻止,在其妻子追问下,王海栋讲述了其杀害副局长张爱国的事。
当刘海英听到自己的丈夫说了刚刚在办公室杀死了副局长张爱国的事后,脑袋“嗡”的一下就跟炸了一样让她半天回不过神来。尽管知道丈夫的精神疾病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尽管丈夫曾因犯病差点伤到自己,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会去伤害别人,而且还是杀人这么严重的行为!
将信将疑的刘海英于是立即给同在气象局工作的妹夫周海天打了电话,让他去张爱国的办公室看看。
为证实此事,周海天与王海栋的司机刘海通一起来到气象局办公楼三层,叫办公室主任张大跃打开了副局长张爱国的办公室,只见地板上满是血迹,张爱国躺在办公桌旁的地板上,已成一个血人,一动不动。
在家里焦急万分的刘海英终于等来了周海天的电话:“办公室围了许多人,确实是杀死人了。”
在确认自己的丈夫王海栋的确杀了人之后,妻子刘海英与王海栋的哥哥王海梁立即带着王海栋前往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到了公安局后,神情恍惚的王海栋依然无法条理清楚地陈述案发经过,等了7、8个小时快到了晚上时,清醒过来的王海栋才向公安机关说清了案发的主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