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死刑观察(2013-7-11)
作者:孙中伟 律师 时间:2013年07月11日
死刑观察(2013-7-11)
1、24岁凶手判死 正在死刑复核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记者吴笋林 一个是异乡的打工者,一个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副教授。2011年7月10日晚10时许,他们于天河南二路的倾盆暴雨中致命邂逅。如今,才子画家李晨已长眠,凶手张保保则被省高院维持了一审死刑判决,案件进入死刑复核程序。
两年前的7月10日是个周日,天河南二路上,逛街人群被一场突然的瓢泼大雨驱散。来自河南新蔡农村的24岁小伙张保保,在守候了一整个下午后终于决定动手抢劫。开着奥迪T T跑车到天河城购物的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晨,在冒雨返回车内之后血洒驾驶室。
张保保从李晨身上劫得7000元现金后逃逸,数月后归案,于2012年4月因抢劫罪在广州市中院一审被判处死刑。南都记者昨日从张保保的辩护律师处获悉,该案上诉后已在2012年12月份左右,被省高院维持了死刑判决。目前,案件已进入最高院死刑复核阶段。
2、为泄私愤男子残害5人被判死刑
网易新闻
本报贺州(广西)7月10日电 记者莫小松 见习记者马艳 通讯员黄敏达 广西壮族自治区男子周吉满,因杀害5人,今日被广西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周吉满因认为同村的周开球带其到广州卖气球后不理他、周开球母亲多次追问其还钱,于是产生杀死周开球一家人的想法。2005年12月27日零时许,周吉满将周开球的母亲及3名子女砍死,并连夜外逃。周吉满逃到玉林市后,靠捡拾垃圾为生,因其认为另一名流浪男子多次盗窃其捡拾的垃圾,遂将这名流浪男子杀死。
3、20岁大二女生求职家教被绑架惨遭杀害抛尸河里
暑期就要到了,很多在校大学生想着利用假期求职家教,做做兼职。但职位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大学生盲目揽活,加之社会经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欠缺,警惕莫让家教“节”变成——家教“劫”。今年20岁的大二女生小美,便遭此劫难,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嫌犯丧心病狂杀人抛尸只为钱
冼浩今年33岁,浙江人,两年前来徐州做面包生意,因比较懒散,加上行情不稳,面包坊眼看要开不下去了。为了能赶在冬季前扭亏为盈,冼浩打算购买一批先进设备,可一台包装机就得四万多,总共算起来也得要十来万,这钱从何而来?
不想耗时间攒,又不想通过正当途径借,冼浩最先想到了抢,可一天抢个几百块,搞不好就被抓,抢不如绑,一个荒唐的想法在冼浩的脑子里盘旋起来。
之前有过在网上招工的经验,冼浩就去了求职的网站,专盯年龄在20岁左右的女性求职信息。冼浩认为这样的女性年轻,自我防范能力比较差。
网上,冼浩以孩子家长的身份,开出让对方到家里来给孩子上课、每小时30块钱、一次两小时的条件寻找合适目标。他广撒网,同时与四、五个女孩子聊天,与每一位女孩子聊天都会旁敲侧击地问到对方的家庭情况,实则探试对方家里是否有足够实力拿出赎金。
小美是四、五个女孩中的一个。聊天中,小美谎称自己家是开工厂的,做纺织生意,又是独生女,参加社会实践,求职家教。网上虚假的个人信息太过平常,本不该去在意,但这无意间却成了小美命殒的起因。就这样,小美阴差阳错地成了冼浩“猎取”的目标。
2013年6月11日上午双方约定在徐州北区一道路交叉口见面。见面后,冼浩将小美带至自己租用的民房内。起先两人还只是聊天,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不见冼浩入正题,也不见冼浩的小孩,小美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起身想离开,但遭到了拒绝。小美本能喊叫起来,冼浩立马露出凶残的面目,厉声恐吓。可能是害怕极了,小美不再喊,乖乖“配合”冼浩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将她捆了起来。
据冼浩交待,期间小美曾乞求放过并承诺会帮助他度过难关。但丧心病狂的冼浩哪里顾及这些,威胁着让她给家里打电话要钱。小美本想抓住可能仅有的时机用家乡话向父亲报告了自己的处境,但正是这个举动激怒了冼浩。见小美讲话自己听不懂,断定事情已败露,冼浩迅速摁掉电话,并起了杀害小美的歹心。冼浩用毛巾塞住小美的嘴,采用手掐、用绳子勒的方式将其活活致死,将尸体装进一个编织袋扔到了西朱大桥下的河里。
之后,冼浩仍不死心,盘算着能勒索点钱过来,就用小美的手机给其父亲老李打了个电话,得知老李并没有汇钱后,便将小美手机随手丢进了路过的九里湖。这就是小美手机再也没有接通的原因。
痛失爱女的老李告诉案件承办人,小美是个乖乖女,想为家里减轻负担,才准备利用暑假找一份家教工作挣点钱。“女儿从小就只知道读书,没得一点社会经验。”老李说,女儿要是能多个心眼儿,让同学陪着一同前往,而不是独自一个人去跟一个陌生人见面就不会发生这场悲剧。
2013年7月6日,冼浩被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4、一搜再搜,毒品呢?小黑一闻,在坐椅夹层!
和讯新闻
7月7日晚8时许,10余名便衣民警来到高速公路收费站布控,当晚10时许,一辆长城牌越野车驶入收费站,民警在辨认车中男子就是犯罪嫌疑人后,前后驾车将其车封堵,可是当民警进入车内搜查时,并没有发现毒品。
“犯罪嫌疑人表情很慌张,毒品肯定藏在车里隐蔽的地方。”民警再次搜索,依然一无所获。这个时候小黑在熊莉娟的带领下上场了,它围着车身走了一圈,然后就不停嗅着车的坐椅。
民警立刻挨个检查坐椅,发现前排驾驶室布坐椅内有硬物,他们将布坐椅划开,小黑一下冲了上去,发现坐椅夹层里面有一个小袋子,装着一包冰毒。
犯罪嫌疑人李某和陈某随即低下了头,如实进行了交代,他们先后两次从广州运输毒品来渝共计990克,这次藏在坐椅夹层里面的有660克冰毒。小黑虽然当“警察”时间才一年多,不过战功赫赫,累计参与破获的毒品多达46公斤。
5、正交易毒品 民警推门而入
和讯新闻
本报讯 揣着毒品,背着电子秤,万某亲自送货上门。交易正火热进行时,警察推门而入,不仅700余克冰毒被缴,即将到手的3万多元钞票也“灰飞烟灭”。昨日,西山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对案件进行了通报。
半个月前,民警在对辖区涉毒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吸毒屡教不改的万某仍在吸贩毒“圈子”里活跃着。跟踪万某时,民警察觉到他经常出现在官渡区曙光小区和金马寺水利设计院出租房,且与王某来往频繁,暗中交易毒品。
7月9日,万某背着包再次从曙光小区的住处前往金马寺王某家途中,被民警盯上。正午时分,万某来到王家,闭门而谈半小时后,民警一拥而入。眼看情况不妙,万某抓起一包毒品就想向窗外扔去,被民警及时制止。随后,民警从房间里共搜出6000片“冰毒”,缴获毒资3万余元,电子秤一台。
“就在搜查房间时,又进来了两人,也一同被抓。”民警介绍,在万某住处,其妻子和另一人也落网,查获“冰毒”2000片。
6、甘肃兰州“6·26”特大贩运毒品案告破 查获毒品海洛因近6000克
中广网
中广网兰州7月11日消息(记者焦健 通讯员王成军)甘肃兰州警方转战云南大理、甘肃陇南、甘南等地,日前成功摧毁了一个特大贩运毒品犯罪团伙,抓获毒贩5名,缴获毒品海洛因约5820克和运毒车辆两台。
2013年6月26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条线索:“有人要从云南向我省贩运大宗毒品”。随后,警方从刑侦、治安、派出所等单位抽调民警组成以禁毒大队为主的“6?26”毒品犯罪侦查专案组,对该案进行专案侦查。
6月26日,七里河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和市局民警赴云南,在云南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从大理很快发现了犯罪嫌疑人拉某及其同伙和所用车辆。6月27日,在大理的办案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拉某在大理很隐秘地完成毒品交易并快速驾车赶往甘肃。云南工作组迅速将工作情况上报专案组,决定在甘肃境内设卡堵截。
6月28日,专案组根据已掌握的情况,迅速组织警力在犯罪嫌疑人可能途经的陇南境内设卡堵截。晚上8时许,设卡民警先后截获两辆轿车,抓获拉某、马某等犯罪嫌疑人5名,并从其中一辆轿车内查获毒品海洛因16块(毛重计5820克)。
经审讯,马某对其雇用拉某等人前往云南购买毒品向甘肃贩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拉某亦对其替马某运输毒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因下雨路滑,拉某所驾运毒车辆在丽江境内发生翻车事故,为了防止意外,贩毒嫌疑人马某(老板)与另两名同伙驾车前往四川境内接应运输毒品的拉某,返回时在甘肃境内马某等人被七里河公安分局民警抓获。
目前,马某、拉某等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7、重大毒品逃犯陈国明被抓获
和讯新闻
京华时报讯(记者袁国礼)记者昨天从公安部获悉,在逃6年的特大贩毒团伙主犯陈国明,日前在斐济楠迪被抓,并被押解回国。
据了解,2006年,广州市公安禁毒部门破获公安部督办的一起特大团伙制贩毒品案,抓获大毒枭陈伟华、梁森源等8名犯罪嫌疑人,摧毁一冰毒加工厂及一藏毒窝点,缴获冰毒400余千克。案发后,该团伙重要成员陈国明(男,汉族,1965年3月生,广州市人)潜逃出境。2011年,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陈国明发布了红色通报,但陈国明一直下落不明。
2012年下半年,新西兰警方向公安部通报,称其在侦的一名为“曾某某”的中国籍男子面部特征与我国红通逃犯陈国明高度相似。办案部门大量走访查证发现,“曾”即为陈国明,且将于今年6月下旬赴斐济。公安部立即成立工作组,赴斐济进行抓捕。在中国驻斐济使馆的大力协助及斐济警方、移民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警方于7月4日在斐济楠迪将陈国明成功抓获,并于7月6日押解回国。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8、实验室擅买剧毒品时有发生 申城加强防盗
新民网
【新民网讯】据新闻晨报报道,昨日本市召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会议透露,上海复旦大学枫林校区“4·1”投毒杀人案发生后,公安部门在对上海300余家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大、中学校实验室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本市部分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存在漏洞,擅自购买剧毒化学品用于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学校实验室内部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
■实验室存在的隐患:实验室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对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处于管而不控的局面,实验人员擅自购买并在实验室使用、储存剧毒化学品的现象长期存在。实验室实验人员未接受安全培训,对剧毒化学品的购买、领用、归还和储存等环节的管理规定不了解。废弃的实验用剧毒化学品存在安全隐患,部分科研院校由于科研实验用剩或课题试验取消,或多或少存放有一定数量的危险化学品试剂,未及时销毁处置,且长期存放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地方,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剧毒化学品经营(买卖)环节存在的问题:无证销售现象屡禁不绝,擅自购买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单位的实验人员由于即时需要剧毒化学品进行教学或实验,怕办理相关手续会延误教学和实验进程,以及开展未经单位批准的剧毒化学品实验等原因,不顾相关国家法律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擅自在网上寻找卖家,利用各种非法途径获取剧毒化学品。
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治安总队建议由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会同科委、卫计委和教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市教委也表示,将加设技防探头设施,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剧毒物品等泄漏、遗失及被盗、被抢。下半年,市教委拟继续实施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督查专项行动。